克里米亞的福羅斯教堂:歷史和位置
在克里米亞地區,靠近海拔 412 米的紅岩上的福羅斯村,矗立著雄偉的基督復活教堂。 100多年來,這裡一直舉行教堂禮拜,人們一直在祈求上帝的幫助,榮耀他的力量和能力。
描述
在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神廟的牆壁經受住了納粹的猛攻,“倖存”了那些佈滿子彈的骷髏遺骸的不光彩時代。但由於信徒們的努力,這座教堂現在已成為一座無與倫比的建築藝術紀念碑:穹頂閃耀著金色的火焰,聖徒們從聖像中滿懷愛意地註視著眾多教區居民。
建築特色
教堂是一座以拜占庭風格建造的交叉圓頂教堂。 為了建造牆壁,使用了一種特殊的磚 - plinfa。 它們的高度很小,但組成非常密集,並且是耐用的矩形。
將磚屑添加到石灰砂漿中,將材料固定在一起。由於黃磚和紅磚的交替,以及因克曼大理石的牆壁,寺廟看起來非常美麗和莊嚴。
拜占庭大師擴大了穹頂下的空間,不是將其安裝在牆壁上,而是安裝在建築物內的柱子上。後者以環形的形式定位,在其上懸掛了一個鼓,並且已經在其上 - 一個圓頂。正因為如此,這座寺廟是一座金字塔形的結構,陽光透過圓頂的窗戶暢通無阻。
這個地方是天堂穹頂的象徵——教堂儀式在它下面舉行。 這種技術也被用於在克里米亞的福羅斯村附近建造一座教堂。
這座宏偉建築的獨特之處在於,它聳立在岩石上,它“看”的不是東方(就像建造基督教教堂的習慣那樣),而是看向大海。
室內裝飾
意大利人安東尼奧·薩爾維亞蒂 (Antonio Salviatti) 最初來自文森察 (Vincenza),他在他的工作室創作了令人驚嘆的馬賽克作品 - 他的大部分經驗被他的學生所採用,他們隨後參與了福羅斯教堂的內部設計。地板讓人想起古代的 Chersonese 馬賽克,Carrara 大理石用於窗台、柱子和牆板。
裝飾基督復活教堂的聖像由偉大的俄羅斯畫家繪製:K. E. Makovsky、N. E. Sverchkov。這裡還有《最後的晚餐》、《天使報喜》、《基督誕生》和《上帝之母》。
不幸的是,這些傑作並沒有在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倖存下來”,牆壁的構圖不得不在 20 世紀末再次修復。
豪華的室內裝飾營造出喜慶而莊嚴的氛圍:多色大理石、28 扇大型彩色玻璃窗、裝飾性石紋、華麗的壁畫、金色背景上的馬賽克。燃燒著的蠟燭發出的光在聖像上閃爍,人們覺得活生生的聖徒正在註視著它們。
故事
莫斯科商人 A.G. 為福羅斯神廟的驚人命運奠定了基石。庫茲涅佐夫(Kuznetsov)甚至在福羅斯(Foros)附近購買了當時未開發的土地,1842 年該地區的住戶不超過 5 戶。 1850 年代初期,在收購了大約 250 公頃土地後,商人開始改善領土:他種植了葡萄園,開始建造新的莊園、公園和豪宅。
應當地東正教居民的要求,A. G. Kuznetsov 將 1890 年代初期未來福羅斯教堂的建築設計委託給 N. M. Chagin 院士。從那一刻開始,這座寺廟的驚人歷史一直持續到今天。 教堂的奉獻儀式於 1892 年 10 月 4 日舉行。儀式由辛菲羅波爾的馬丁尼安主教主持。
直到 1917 年,帕維爾神父(Undolsky)一直是教堂的校長。
1917年的革命並沒有繞過這座宏偉的建築,儘管福羅斯教堂遠離大城市,這使得它可以繼續在其中舉行教堂禮拜直到1921年。 1920 年,克里米亞成立革命委員會,決定於 1924 年關閉聖殿,並將帕維爾神父派往西伯利亞(他再也沒有從那裡回來)。
不幸並沒有就此結束。 畢竟,教堂不僅是一種獨特的建築創作,而且還是有價值的聖像、裝飾細節、 這是布爾什維克的“花絮”。 1927 年,這座寺廟被洗劫一空,鍍金的燭台和佛像、聖像、枝形吊燈、十字架掉落,圓頂被熔化。
“非個人”神廟的牆壁在衛國戰爭期間發揮了歷史作用。 A. S. Terpetsky 指揮下的邊防警衛在這裡找到了避難所。
數百年來建造這座建築的建築師們甚至無法想像福羅斯教堂能承受無數法西斯砲彈的打擊,挽救整個支隊的生命!
在一座破敗的寺廟的牆壁上,從那時起就留下了一段銘文:“游擊隊,擊敗納粹!”在佔領期間,德國人還到達了神聖建築的牆壁,在其中建立了馬厩。美麗的馬賽克地板被馬蹄踩踏,貝殼碎片在牆壁上裂開,就像傷口一樣。
福羅斯教堂以如此不具吸引力的形式在戰後被購買用於建造餐廳。寺廟變成了餐飲建築。 1960 年代,尼基塔·赫魯曉夫 (Nikita Khrushchev) 邀請參加晚宴的伊朗國王對這一事實深感憤慨。在赫魯曉夫的心中,他下令拆除餐廳(幸好教堂本身沒有被毀壞)。
直到1969年,她“注定”要做一個倉庫。 前方發生了可怕的事件:一場大火,在這場大火中,不僅教堂裡剩下的小東西沒有倖存下來,就連牆上的石膏也掉了下來。
在 1980 年代,地區執行委員會和雅爾塔市執行委員會沒有想出更好的辦法,就是將佛羅斯神廟及其附近的土地用於建造 Yuzhmashzavoda 設計局(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的寄宿房。
當地居民對這一決定深感憤怒——當局不得不讓步,自 1980 年代以來,這座寺廟已被列為 19 世紀的建築紀念碑。
這是一個可悲的景象:建築物沒有窗戶,沒有門,沒有圓頂,牆上有“發光”的洞。
直到 1987 年,塞瓦斯托波爾居民才在 E.I. Bartan 的領導下開始了修復工作。 寺廟歸還信眾,第二次修復工作“浪潮”落在了1990年代的艱難歲月。 1990 年,一位年輕的神職人員彼得神父(波薩德涅夫)被任命為聖殿院長。儘管他已經 24 年,但這位校長還是設法確保了福羅斯教堂的積極修復和復興。
目前,這座寺廟是一座宏偉的建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尋求前來。 而且,確實有一些值得一看的地方:鍍金的圓頂和十字架閃耀著鮮豔的色彩,壁畫和馬賽克圖案被修復,牆上有許多大師的聖像,還有黑海艦隊捐贈的響亮的鐘(來自Sarych 燈塔建於 1962 年,重 200 磅),可在周圍數公里範圍內發出清晰、清晰的聲音。
由於寺廟位於岩石上,因此它似乎漂浮在空中。一種特殊的虔誠感出現,不由自主地勾起對永恆的思念。
有趣的事實
1888 年 10 月中旬,一列火車從克里米亞沿庫爾斯克-哈爾科夫鐵路開往聖彼得堡,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和他的親屬乘坐該火車。這是一次破壞或巧合,但火車脫軌了。
王室所在的汽車側翻,但這對夫婦沒有受傷。商人 A. Kuznetsov 請求偉大的君主允許在福羅斯附近建造一座寺廟,以紀念這一神奇事件。
作家 A.P.契訶夫也不止一次參觀了福羅斯教堂的牆壁。他是聖殿第一任院長保羅神父的朋友。教堂裡有一所掃盲學校,俄羅斯文學天才積極參與了它的發展,以及穆哈拉特卡教區學校的建設。
鐵路事故發生 10 年後,皇室奇蹟般地倖存下來,尼古拉二世皇帝和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夫娜也參觀了福羅斯教堂。他和公主們一起來了。
20世紀末,米哈伊爾和賴莎·戈爾巴喬夫經常光顧這裡。俄羅斯第一任總統決定在離福羅斯不遠的地方建造一座別墅。
L.D.烏克蘭前總統庫奇馬捐出巨款用於修復工作和購買必要的材料,彩色玻璃窗全部更換,牆壁、圓頂、鍍金壁畫得以修復,馬賽克地板被鋪設命令。現在這座建築看起來與 19 世紀不同,但描繪上帝之母、耶穌基督和偉大聖徒的宏偉聖像激發了與以前相比不亞於敬畏和欽佩的感覺。
到那裡怎麼走?
按照塞瓦斯托波爾-雅爾塔高速公路沿線的路標,駕車前往福羅斯教堂更為方便。
您需要在“Baidar Gates”標誌處關閉。從南海岸公路到寺廟只有4公里。
從高速公路步行到教堂本身需要 1-1.5 小時。您可以從辛菲羅波爾穿過奧爾利諾沿著 Baydarskaya 山谷。旅行者將看到可以在照片中捕捉到的美麗地方的全景。
您可以通過觀看以下視頻了解有關福羅斯教堂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