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蘇聯吉他

真正的弦樂器愛好者想了解蘇聯吉他的一切——型號、成本、生產開始時間。雖然數量不多,但為音樂愛好者準備的樂器“物超所值”。
出於政治考慮,在蘇聯,它們的生產時間比歐洲國家晚。

特點
蘇聯原聲吉他、電吉他、貝斯吉他於1964年在列寧格勒開始生產。選擇並不多,你可以在1-2家音樂商店的貨架上買到一件樂器。 廉價的“手工藝品”類型的吉他在質量上沒有區別,古典(聲學)可以花 50 盧布購買,但是它們是“流產”生產的。 那些日子進口的樂器模型要“瘋狂”地花錢,直到70年代才開始進口。

當時吉他的特點包括:
-
在大多數情況下,樂器不方便,最多只能帶 5 品;
-
音板 - 樂器的主要部分,90% 的琴箱由實心雲杉製成;
-
令人滿意的構建。

蘇聯吉他是文物,可以用現代零件組裝,稍加補充,就可以得到一把“合適”的樂器。 否則,它們對收藏家和歷史文物都很有價值。

它們是在哪些工廠生產的?
那時的工廠不超過10家,不是開就是關。 生產弦樂器最多的是東德、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只有匈牙利落後於蘇聯。 可以將那個時期的吉他組合成一個列表,並按照生產工廠出現的順序描述所有特徵。

民間樂器。盧納察爾斯基
蘇聯最早的、古老而原始的“傑作”是“雅閣”系列吉他,它是在以該工廠命名的工廠生產的。 Lunacharsky 在列寧格勒(現代聖彼得堡)。然後 1964年,在上面製作了一把堅固的電吉他“Tonika”,售價180盧布,超過了普通工程師的工資。 到 60 年代末,型號升級為 EGS-650,很快出現了貝斯吉他,6 年後停產。

電吉他,除了列寧格勒,在不同的城市同時生產了3家工廠:
-
斯維爾德洛夫斯克;
-
羅斯托夫;
-
奧爾忠尼啟則(今弗拉季高加索)。

他們在列寧格勒工廠。 Lunacharsky 除了著名的“補品”之外,還製作了其他半聲學和“經典”樣本。
-
十二弦 - 與其他蘇聯樂器相比,被認為是精英。

- 一系列模型“瑪麗亞” - 由帶有多個弦樂選項(6 件、3 件、12 件)的樂器和低音吉他組成。外殼材料 - 塑料,內部是空的,因此可以發出低音。 Sunburst 被認為是模特的流行顏色。

- 阿爾法系列 - 蘇聯解體後繼續在工廠生產弦樂器,但很快就停止了電吉他的生產。

每個製造商都為弦樂器的設計做出了貢獻。 列寧格勒以火鳥的形式裝飾音板表面,斯維爾德洛夫斯克 - 脖子上的設計師圓點,羅斯托夫在前面做了一個邊框,脖子上有兩條白色條紋,Ordzhonikidze 的植物在執行頸板或應用圖像時匿名一隻熊。

以 A.I. 命名的莫斯科實驗手風琴廠蘇聯軍隊
70 年代初,由於音樂家對鍵盤樂器的需求低,公司更名,從名稱中刪除了“按鈕手風琴”一詞。
該工廠在其存在的整個過程中生產了 3 個系列型號:
-
鋼吉他,琴弦的厚度可以實現明亮的低音,它們的金屬是鋼;
-
雙變量電吉他“Elgava” - 用顫音(“Elgava-V”)製作,沒有它,它結合了西班牙和鋼吉他,只需要用一個特殊的螺栓抬起琴弦(雖然很少有人知道這個);
-
貝斯吉他“羅登”。



莫斯科的工廠被認為是最好的工廠之一,其肆無忌憚的想像力、排他性和高質量的儀器很快就在整個蘇聯廣為人知。
而在 1972 年,他有幸在“蘇聯國民經濟成就”展覽中成為唯一的文憑持有者。 除了琴弦,莫斯科工廠還生產吉他和其他樂器的踏板。

斯維爾德洛夫斯克鍵盤樂器生產廠
隨著烏拉爾系列吉他的生產開始,榮耀來到了工廠,儘管主要方向是鍵盤和鍵盤管樂器的製造。 在工廠以復雜的方式停止生產自己的 Tonika 版本後,斯維爾德洛夫斯克的生產部門開發了新型號的吉他 - 650 和 650 A。 還有一個聲音很低的模型 - 貝斯吉他 510 L。但“烏拉爾”這個名字“牢牢”地“緊緊抓住”了他們。事實上,這就是植物本身的名稱。

模型的外觀非常明亮和原始,正是這一點為蘇聯時代的所有其他弦樂器設定了“時尚”。
“烏拉爾”成為了國外Fender Jaguar的一種原型。
教育機構支持年輕表演者,並允許在學校音樂會上使用這種特殊模式,前提是他們不將音樂家定罪為“西方主義”。

其他
其他製造工廠也在工作,其模型在整個蘇聯都很有名。 這是製造商及其“後代”的一小部分列表。
-
鍵盤樂器工廠“羅斯托夫-頓”。 與奧爾忠尼啟則的工廠一樣,它是 Kavkaz 協會的一部分,但與車間同事製造的工具相比,它的質量更好。 70 年代的工廠生產了 2 款車型——“Aelita”及其“兄弟”“Bas”。 1979年,它們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帶有拉弦板的顫音器的設計很脆弱,釘子和牙齒經常失修。真正的“傑作”是立體聲模型“Stella”,帶有 4 個拾音器和許多電子“芯片”,最重要的是 - 它很舒服。



- 奧爾忠尼啟則。 Kavkaz 工廠的第二個組件因 Tonika 電吉他的早期發布而聞名。它們在外觀和質量上與羅斯托夫“兄弟”有很大不同。

- 植物“氧化物”。 他在新西伯利亞,他唯一的模型是 Elektronika 電吉他。它的外觀很像樣,但沒有一個副本以其原始形式到達現代時代。蘇聯的成本是 220 盧布,相當於平均工資的兩倍。

名氣和質量次之的是利沃夫、敖德薩(烏克蘭)、鮑里索夫(白俄羅斯)、埃里溫(亞美尼亞)以及葉萊茨的工廠。
蘇聯的外國模特
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期間,外國弦樂器“湧入”蘇聯增多。 最受歡迎和最受歡迎的是幾家製造商的工具。
-
穆西馬。 原產國 - 東德,Markneukirchen。該工廠由 19 種流行型號組成,50 年來一直出口到 53 個國家,2004 年該工廠被宣布破產。那是貝斯、獨奏、節奏吉他。

- 喬拉娜。 Resonet 工廠位於捷克共和國,擁有 40 款車型。 Jolana 品牌在 2001 年“重生”,歷經 12 年。

- 奧菲斯和克雷莫納。 在保加利亞生產,質量一般。


- 污穢。 生產 - 波蘭。電吉他以奢華的形狀和引人注目的音板設計而著稱。

在遙遠的 70-80 年代,蘇聯和外國生產的吉他的成本簡直是“難以置信”。 如果在蘇聯,國產樂器的價格在 130 到 230 盧布之間,那麼進口樂器的價格超過 250 盧布。根本買不到它們,不僅因為價格高,而且因為貨架上沒有商店。
大多數初學者音樂家都以“手工”方式在家製作吉他。

今天,蘇聯吉他被認為是稀有品,對它們的價格和需求以及弦樂器的備件每年都在增長。 在俄羅斯,甚至還有向歐洲其他地區供應吉他的供應商。但總的來說,來自蘇聯的吉他總是形狀不舒服,並且帶有“木頭”的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