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萊卡初學者

巴拉萊卡是俄羅斯的主要標誌之一,但目前在年輕人中不太流行。就在一個世紀前,不僅窮人的代表,而且高級官員都可以演奏巴拉萊卡。有證據表明,即使是皇室成員也通過演奏這種樂器自娛自樂。許多作家和作曲家都談到了巴拉萊卡。學習如何玩它沒有錯。畢竟,這不僅有助於以後學習如何彈奏吉他、尤克里里或其他弦樂器,而且還相當輕鬆有趣。只有 3 個琴弦能夠再現整個樂曲。 關於演奏巴拉萊卡的期望,以及初學者的要點,請閱讀這篇文章。


初學者的基本規則
要學習如何從頭開始演奏巴拉萊卡,您首先需要研究樂器的組件。
- 框架。 它是巴拉萊卡的最大部分,呈三角形。反過來,它由一個下部預製體、一個上層甲板和一個靠背組成。列出的元素作為一個整體構成了這種民間樂器的聲學部分。甲板上有一個諧振器孔,巴拉萊卡琴弦振動產生的聲音通過該孔傳輸以進行放大。
- 禿鷹。 工具的窄而長的部分,安裝在身體上。通常由烏木製成。繩子在它上面伸展。琴頸被金屬品絲分割成品絲。音樂家將琴弦上的琴弦壓到這些小堅果上,因此琴弦的聲音會發生變化。
- 最小的部分是琴頭。 它具有連接琴弦和調整琴弦所必需的掛鉤機構。
任何巴拉萊卡都有超過 70 種不同的細節。巴拉萊卡在最近才獲得現代外觀 - 在 19 世紀末。


據信,如前所述,學習彈奏巴拉萊卡並不像吉他或小提琴那麼難。 原因很簡單——琴弦數量相對較少(3 根),琴頸長度較短。而且你還需要為指尖會受傷和受傷的事實做好準備。
另一個重要的規則是學習如何正確地將工具握在手中。 這將有助於避免上課時過度疲勞,提高音質。你需要坐在椅子的邊緣,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大腿應該與地板平行。樂器應放在兩腿之間,使音板與身體成對角線,琴頸遠離身體,由左手支撐。
為了快速學習如何彈奏巴拉萊卡,您需要每天練習各種技巧(嘎嘎聲、和弦編排、顫音等),我們將在下面討論這些技巧。


能夠區分巴拉萊卡的類型很重要。
- 學術巴拉萊卡。 通常,它僅由專業音樂家使用。他們經常在音樂會上準確地使用該樂器的學術模型。特點 - 尼龍弦的存在,固定調音。他們學習單獨或在音樂學校和其他音樂教育機構演奏這種巴拉萊卡。
- 傳統巴拉萊卡。 這種巴拉萊卡被自學成才的音樂家和普通的業餘愛好者使用。這樣的模型可以有三個字符串,甚至更多(最多六個)。有些型號安裝了 7 個字符串。原因是某些字符串是雙倍的。特點——金屬弦,多種設置。


工具設置
有幾種類型的巴拉萊卡設置。應該立即註意到,不同粗細的弦被放置在學術樂器上。 在普通的巴拉萊卡上,第一根弦很細(例如,0.003 英寸),而另外兩根相同,但更粗(0.010 英寸)。 也可提供其他厚度選項。

吉他調音
這是當今最流行的巴拉萊卡調音方式。根據這個原理,俄羅斯七弦吉他(GBD,從最粗的開始數)的前三根弦進行調音。 這是一個主要標準,但調音的聲音可能非常不同:
- 腦電圖;
- DF#A。
設置包括以下步驟。
- 必須使用音叉或其他已調音的樂器(例如鋼琴)將第一根弦調至所需的音高。或者通過聲音,如果巴拉萊卡伴隨著歌聲。
- 中弦夾在第 3 品處。之後,它必須與第一個一致。
- 最後,第三根弦被夾在第四品格並調到中間。它們應該聽起來一樣。
經過這樣的調音,巴拉萊卡在其基本形式上聽起來像是一個細長的大和弦。

巴拉萊卡系統
它是傳統和最古老的調音類型。通常,除了專業音樂家之外,自學成才的鄉村音樂家也使用它。 為該系統設置儀器非常簡單 - 您只需執行幾個步驟。
- 首先,您需要將第一根弦調到所需的音高。
- 然後你需要在第五品處握住中弦。在那之後,你需要讓它與第一個空弦一致。
- 對於第三根弦,你需要做同樣的事情:按住第五品,然後用第一弦來平衡聲音。
結果,相同口徑的兩根琴弦(2nd 和 3rd)發出一致的聲音,而最細的琴弦 - 1st - 發出純四度的聲音。一些流行的調音是 EEA 和 DDF。

其他設置
這些系統可以稱為非標準系統。它們極少使用 - 主要由專業人士使用,以獲得更原始的樂器聲音或擴展曲目。 這些包括:
- 將所有琴弦設置為小和弦,而不是大和弦(DFA 或 ACE);
- 反向吉他(EGC);
- 相當罕見的 DEG 調諧。
工具調整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如果在單人演奏的情況下,音調不合時宜的音符令人不快,那麼在管弦樂隊演奏或與其他樂器組合演奏的情況下,巴拉萊卡的正確調音就變得至關重要。

聲音技術概述
柴可夫斯基稱巴拉萊卡為“俄羅斯奇蹟”,因為它能夠再現不尋常的聲音。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執行此操作的技術種類繁多。 幾乎每一種流傳至今的民間旋律都有其獨特的巴拉萊卡演奏技巧。
簡而言之,任何旋律都有一種演奏時經常使用的技巧。這些技術大部分可以通過自學掌握。

讓我們更詳細地考慮它們。
- 顫音。 這種技術涉及在一個音符的持續時間內非常快速地產生相同的聲音。聽起來像是一堆聲音。這種技術是獨奏巴拉萊卡最典型的技術。它是用食指根據“上下”模式交替擊打,或使用中介進行的。
- 嘎嘎作響。 這種演奏技巧包括用食指或撥片敲擊所有琴弦。換句話說,這種技術被稱為“戰鬥”。 示意圖如下:
- ^,表示食指向上;
- v - 食指向下敲擊。
- 撥弦。 要正確演奏此技術,您需要用拇指捏住。為此,您需要用四根手指抓住巴拉萊卡的琴身作為支撐,並用拇指從任何弦上向下提取聲音。它被認為是最簡單的方法。通常從培訓開始。
- 顫音。 彈奏顫音的方案相當複雜——你需要在支架後用右手輕按琴弦,然後用拇指彈奏撥弦。這兩個動作必須同時進行。可以用右手的食指彈奏,就像顫音一樣。您也可以用左手的手指在所需的品格處按下琴弦(根據旋律)并快速將其移過指板(接收許多帶有金屬弦的弦樂器)。
- 分數。 這種技術被稱為向下移動手然後向上移動。它標有兩個字母“Dr”和一個垂直波浪線的標誌。
- 旗子。 這種技術包括幾個動作。首先,您需要用左手的手指墊在某些金屬指板上輕輕觸摸琴弦。然後用右手的手指在同一根弦上敲擊,幾乎同時將左手的手指從琴弦上移開。


此外,可以將其他一些方法添加到上述方法中。它們是一組導致聲音不太悅耳的動作:吱吱聲、敲擊身體、弦樂等。有些作品可能需要這樣的聲音。
可以在樂器上演奏的完整技巧列表不限於這些示例。 這裡只描述主要的。
一些專業人士可以通過混合技巧輕鬆彈奏搖滾,這被認為是彈奏巴拉萊卡的最高藝術。

主要困難
如前所述,手指,尤其是護墊會受傷。而且還值得注意的是 彈巴拉萊卡的女孩需要告別美麗的美甲。
選擇正確的工具是一個重要因素。 樂器的好,最常見的事實,幾乎可以立即看到 - 它具有美麗,整潔的外觀。這種巴拉萊卡的表面拋光良好,邊緣光滑,觸感舒適。樂器的頸部必須是直的。它不應該太寬,或者相反,太窄。表面必須沒有裂縫、划痕或其他不規則處。
理想情況下,品絲應光滑且拋光良好。 演奏時,它們不應干擾手指的運動。所有音品必須在同一平面上。否則,按品格會產生嘎嘎聲甚至吱吱作響的聲音。由白色金屬或鍍鎳製成的品絲已經證明自己很好。調音栓不應該生鏽,也應該易於旋轉,但同時又能明確固定情緒。

好的工具都有點標記,指示應該放置支架的位置。 從琴橋到第 12 品的距離應該與從琴枕到相同的第 12 品的距離相同。如果支架設置不正確,巴拉萊卡的聲音會不准確。此外,您需要記住,樂器的大小將與其聲音直接相關。琴身越大,琴弦越粗,琴頸越長,包含低音的聲音就越低。對於初學者來說,中型工具是最好的。
專業人士說,一周從零開始,每天訓練幾個小時,自學幾首民歌是很有可能的。當然,除非手指允許,或者更確切地說,手指疼痛。

建議
大多數希望在不參加專業課程的情況下學習巴拉萊卡的人。初學者可以利用各種平台和網站上的課程進行自學。對於那些想提高他們的音樂理論知識和演奏技巧的人,有導師。
專業人士提供了許多技巧來幫助初學者。 他們應該得到指導。
- 每天上課 2 小時 - 一個小時,每天 2 次。因此,您可以快速適應樂器,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加快旋律的記憶。
- 彈巴拉萊卡時需要注意身體的位置。最好坐在椅子的邊緣,將樂器夾在兩腿之間成一定角度,左手托住脖子,手肘不要壓向身體,但一定要放鬆。合適的貼合度將減少演奏時的疲勞並提高音質。
- 如果您的手指嚴重受傷,這並不意味著您需要讓它們休息一下。休息後,疼痛會再次出現。應該繼續上課 - 每天至少幾分鐘 3-4 次,直到形成老繭。
- 確保工具始終設置正確。否則,學習成果可能會降為零。
- 檢查品絲的質量很重要。如果它們很粗糙或只是乾擾遊戲,那麼您需要自己用砂紙(“零”)輕輕打磨它們。
- 如果工具壞了,建議交給有資質的師傅修理,不要急著自己修理。
- 工具保養也是一個重要事件。每次鍛煉後琴弦都需要脫脂。如果您近期不打算使用巴拉萊卡,那麼您需要鬆開琴弦的張力。所有這些動作都會導致琴弦的壽命增加。最好將工具存放在箱子中。將巴拉萊卡存放在非常潮濕的房間或高濕度條件下會對其質量產生不利影響。琴頸可能會失去原來的形狀,琴弦會翹曲。
- 最好在專門的工作室學習,老師可以在培訓期間提供樂譜或其他必要的教育文獻。
- 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是立即註冊付費圈子。對於成年人來說尤其如此。您最好的選擇是先通過免費課程自行練習。這將幫助您了解您真正需要什麼。
- 嘗試參加音樂會、公開課、大師班的培訓。這為進一步發展表演技術和設置新任務提供了良好的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彈巴拉萊卡很簡單,即使是孩子也能掌握彈奏技巧。每個知道如何彈奏巴拉萊卡的人都具有發達的運動技能。它的存在不僅提高了控制身體的能力,還提高了學習新事物的能力。
如何彈奏巴拉萊卡,請看下一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