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曼陀林,什麼是樂器?

曼陀林是意大利、西班牙等西歐國家最著名的弦樂器之一。 在這個工具存在期間,它的許多品種已經出現。最流行和最常見的曼陀林模型是那不勒斯和倫巴第。在曼陀林上,您可以使用顫音技術和特殊的演奏技術來演奏一個音符的長音。


這是什麼?
曼陀林款待 對於弦撥樂器,這是弦樂器類的琵琶亞種。 它可以被認為是意大利的民族樂器。儀器的橢圓形主體用作諧振器。身體的經典形狀是梨形。附有 18 品的琴頸(數量可能因類型而異)。弦數從 8 到 12 不等,具體取決於樂器的型號。使用金屬弦,沿著頸部和身體的整個長度拉伸。 最常見的調音是 G3-D4-A4-E5。曼陀林的特殊結構使音樂家可以有效地使用顫音技術。
工具的主體由實木製成。肋骨最常見的材料是紅木、楓木或櫻桃木。甲板使用雲杉或雪松。在經典款中,水滴形的頂部是平的,底部通常是微凸的。這種形式給出了樂器最柔和柔和的聲音。其他形式發出更清晰的聲音。外殼尺寸因型號而異。該樂器的平均尺寸約為 60 厘米,其中大部分(33-35 厘米)為琴身,其餘部分為琴頸,頂端有釘子。
琴頸由楓木、雪鬆或落葉松製成,琴頭由金屬製成。在過去,它是用象牙或非常堅固的木頭製成的。指板上的品格墊片也由象牙或金屬製成。頸托是可以移動的,不是固定的。通過移動它,您可以實現更精確的樂器調音。曼陀林的音符是用高音譜號寫的。它們類似於真實的聲音。 您可以在樂器上演奏和弦。
用於此的製表符(製表符)的編寫方式與吉他的編寫方式相同。幾乎所有為其他弦樂器編寫的指法譜都可以用來演奏曼陀林。



起源故事
意大利可視為樂器的發源地。曼陀林源自古老的阿拉伯樂器oud。它最早出現在 17 世紀左右。這是一款米蘭型號,有 4-6 根琴弦,形狀像古典琵琶。之後,它的形狀和技術特性發生了變化。最後,在 1835 年,它獲得了完整的外觀,並一直保留至今。從那一刻起,就可以安裝金屬琴弦了。樂器的尺寸變大,指板上的品格數量增加到 17 個。樂器的現代形式是由那不勒斯的 Vinacia 音樂家家族創造的。他們創造了一個彎曲的音板形狀,並開始以五度為樂器調音(就像小提琴一樣)。這個模型的名字(那不勒斯曼陀林)來自城市的名字。
被認為是經典樂器的是她。 從今年開始,在曼陀林優美的伴奏下演奏托斯卡納民歌的那不勒斯樂團和三重奏越來越受歡迎。今天,這些樂團和歌手之間甚至還有年度音樂比賽。著名的 T. Kottrau 在曼陀林的伴奏下,帶著歌曲 Santa Lucia 參加了這樣的比賽。由 Vinacia 家族製作的曼陀林原件之一仍保存在英國博物館,其歷史可追溯至 1744 年。該儀器的第一批模型可以在美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博物館中看到。
“曼陀林”一詞來自另一種類似樂器的名稱——曼陀羅。曼陀羅的尺寸較大,因此其較小的版本通常被稱為曼陀林。


從 17 世紀開始,曼陀林開始在管弦樂隊演奏歌劇和康塔塔時演奏。曼陀林因其不尋常的聲音而迅速流行起來。音樂會節目中的獨奏部分開始為樂器編寫。在巴黎,他們開始發行特別為這種美妙樂器創作的音樂作品集,其中包括聲樂部分。
在俄羅斯,曼陀林于 1785 年左右出現(在聖彼得堡和莫斯科),但並未普及。在上面演奏了小夜曲,當時在俄羅斯沒有小夜曲,所以曼陀林原來是無人認領的。第一次,來自意大利的戲劇屍體將曼陀林帶到了俄羅斯。接近 1880 年,它首先傳播到歐洲部分,然後傳播到整個俄羅斯。曼陀林開始被納入流行音樂晚會的曲目中。一個曼陀林協會成立了。 1900年代開始出版自學書籍和音樂刊物。它們面向曼陀林和多姆拉,它們的調音和音域相似。自1926年以來,在全國各地的工廠都建立了自己的工俱生產。甚至還開發了一種帶有雙面板的新型號,以改善樂器的聲音。


查看概覽
曼陀林的經典類型是帶有 8 根弦(4 對弦)的那不勒斯模型。它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但其他類型被不同流派的音樂家廣泛使用。 所有型號可分為 2 組:A 型和 F 型。
- A型模型 有一個帶有拱形元素的橢圓形,這使得它們看起來像一把小吉他或小提琴。頂層甲板是平坦的,通常帶有雕刻元素。這種曼陀林在民間和凱爾特音樂的表演者中很受歡迎。它們也適用於古典音樂。
- F款 (佛羅倫薩)在音板底部有一個突起。這些投影有助於音樂家在坐下時舒適地放置樂器。這種樂器在鄉村音樂家中很受歡迎。在這種形式的基礎上,開發了其他型號的曼陀林:既有經典的八弦淚珠形狀,也有針對其他具有大量琴弦的形式的解決方案。
所有流行的型號在琴身形狀、尺寸、琴弦數量和調音方面都不同。 每個型號都有自己獨特的聲音:它可以是深沉的、柔和的或令人難以置信的明亮。
- 佛羅倫薩.它有5對成對的琴弦,琴身的形狀與那不勒斯型號不同。
- 米蘭人.有 6 對字符串。這種變奏比古典樂器高一個八度。否則,它類似於經典的曼陀林模型。
- 西西里.另一個名字是曼陀羅。她有 8 根弦,被認為是中歐版本。八弦模型已在墨西哥人民中廣為流傳,旨在演奏民間音樂。
- 葡萄牙語.該模型有一個帶有諧振器 ffs 的扁平體(如小提琴)。她的聲音更加尖銳。來自愛爾蘭、英國和巴西的民間音樂表演者經常使用這種曼陀林。



聲音
曼陀林的聲音非常柔和深沉,但很快就消失了。天鵝絨聲音具有特殊的深度。 曼陀林上的琴弦是成對排列的,習慣上用撥片從上到下再往後敲.曼陀林可以使用許多弦樂技巧:顫音、連奏、顫音、顫音和滑音。曼陀林琴弦發出的聲音迅速衰減。因此,如果您需要演奏長音符,則使用顫音技術。
因此,音樂家設法延長音符的聲音。一個音符的快速重複演奏合併成一個長音。 曼陀林聽起來很特別,它既可以用於獨奏,也可以與其他弦樂器合奏。
大多數情況下,它用於演奏民歌,在美國,它與藍草中的班卓琴相提並論。曼陀林的聲音為這首樂曲帶來了一種特殊的“熱情”。


用法和曲目
曼陀林可以以多種方式使用,因為它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樂器。在它上面,您可以演奏獨奏部分或伴奏歌手。曼陀林經常出現在合奏、弦樂三重奏甚至大型管弦樂隊中。這完全取決於音樂流派和作曲家。最初,該樂器用於演奏意大利民間旋律。後來它開始在合奏中使用,三重奏和四重奏是用各種彈撥樂器或只用曼陀林創作的,用於學術表演。上世紀 30 年代,曼陀林在爵士樂和凱爾特人的表演者中廣為流傳。很多時候,該樂器被鄉村和民間音樂表演者使用。
曼陀林的聲音即使在搖滾音樂家中也能聽到(Led Zeppelin、R.E.M、Blackmore`s Night)。 該樂器的部分由吉他手分組演奏,錄製了許多邪教單曲。當許多搖滾音樂家開始使用曼陀林演奏他們的音樂時,美國開發了一種電子變奏曲。這發生在 20 世紀 30 年代。電動曼陀林琴身沒有音孔,但安裝了拾音器。有些型號有一個額外的字符串(具有擴展範圍的電子曼陀林)。 在俄羅斯表演者中,可以區分搖滾樂隊“Aria”。曼陀林可以在熱門歌曲“Paradise Lost”中聽到。
對於古典音樂,曼陀林的那不勒斯模型最合適,而對於其他流派,您可以選擇任何彈奏舒適的模型。很多時候,曼陀林用於爵士樂,不僅是業餘愛好者,專業人士也是如此。其不尋常的聲音豐富了爵士樂作品,而琴身的設計使其易於即興創作。曼陀林的特別協奏曲由過去的著名作曲家創作:維瓦爾第、萊切、佩爾戈萊西、考夫曼等。莫扎特、威爾第和勳伯格在他們的歌劇和其他作品中使用了曼陀林。 該樂器優美柔和的聲音今天吸引了許多作曲家和音樂家。


配件
通常用不同厚度和尺寸的撥片來演奏曼陀林。 樂器聲音的深度和亮度取決於介質。對於初學者來說,一開始可能很難握住粗鎬,因為它需要一些努力和習慣。由龜殼製成的 Plectra 撥片非常受歡迎。迄今為止,這些介質中的大多數是由合成材料製成的。撥片是這個樂器最重要的配件。用手指玩是非常困難的。許多人使用為彈吉他而設計的常規撥片。但是一些製造商生產專門為曼陀林設計的撥片。
普通的原聲曼陀林可以變成電動曼陀林。為此,您需要在儀器上安裝拾音器。要安裝它,您無需為緊固件鑽孔。如有必要,一切都易於安裝和拆卸。在專賣店,您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各種厚度的鍍膜(磷青銅、蒙乃爾金屬、鍍銀金屬)的曼陀林專用琴弦組、弦軸套組、螺母。琴弦應定期更換,大約每六個月更換一次,適度使用。如果您每天演奏幾個小時或現場表演,那麼您需要更頻繁地更換琴弦。磨損生鏽的琴弦很快就會失諧,在演奏時很容易受傷。
為了便於攜帶(運輸),請購買曼陀林盒。蓋子通常由緻密的尼龍製成。選擇錶殼時,請考慮曼陀林的形狀(平面或凸面)。箱子有用於攜帶的側帶。 對於在家中的存儲,您可以使用工具架或壁掛架。
調音器(半音)在調音時會很有用。有了它,您可以更準確地單獨調音每根弦,聆聽它們的聲音並檢查調音的準確性。



如何設置?
正確調音曼陀林並不容易,尤其是對於初學者。 最好在大師的指導下進行。 曼陀林(那不勒斯模型)的調音與小提琴的調音相同:sol、re、la、mi。樂器的成對琴弦是一致的。也就是說,一個經過適當調音的樂器將有 2 對每個音符。如果正確握住曼陀林,最高的 E 音符將在底部琴弦上。起初,這會造成困難,初學者很難分辨出配對的琴弦中哪一個聽起來是錯誤的。首先單獨調整琴弦,然後嘗試將它們一起演奏。
首先,您需要調整 la 範圍內的第二根弦。然後將它夾在第七品上,第一根弦齊調。三弦和四弦需要夾在七品並調音,三弦 - 與二弦一致,四弦 - 與三弦一致。這種設置方式被認為是經典的。有時成對的琴弦被調到不同的音高,這稱為交叉調音。吉他手可以像吉他一樣調整曼陀林,以獲得類似的品格模式。如果您將曼陀林想像為吉他的一部分,那麼這些將是底部的 4 根琴弦,但順序相反。為吉他寫的指法以相同的方式閱讀。
通過適當的調音,您需要考慮琴弦在調音栓上的位置。 G 弦和 D 弦連接在頂部的弦釘上,而 A 弦和 E 弦連接在底部一排。從離您最近的頂針開始調音,然後沿著指板順時針移動,即向上移動音符。在樂器上安裝新琴弦時,請注意它們可能會使琴頸略微彎曲。因此,首先大致調整音符,而不是完全拉伸所有琴弦。讓琴頸和琴弦有時間最終形成所需的形狀(琴弦拉直和拉伸,琴頸略微彎曲)。只有在那之後才能在調諧器的幫助下進行微調。 如果立即用力拉新琴弦並嘗試準確調音,它們會從弦釘上跳下來。這可能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耐心。


有趣的事實
現在考慮一些與曼陀林有關的有趣事實。
- 著名的小提琴製造商 A. Stradivari 也製作了曼陀林。迄今為止,這位大師只剩下兩件樂器了。其中之一保存在達科他州國家音樂博物館。
- 經典的那不勒斯曼陀林因其身形而常被稱為“洋蔥”。
- 在許多蘇聯電影和動畫片中,您都可以聽到曼陀林的聲音。其中最著名的是《皮諾曹歷險記》。
- 意大利女王薩沃伊的瑪格麗特非常喜歡彈曼陀林。他們甚至為她製作了個性化的樂器。
- 曼陀林也被稱為切菜的方便刨絲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