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馬林巴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馬林巴是打擊樂器家族中的一種樂器,它以令人愉悅的深沉音色和富有表現力的聲音而著稱。馬林巴琴的近親是木琴和顫音琴,它們也用木棍演奏。在人們中,它被稱為非洲風琴更為人所知。


這是什麼?
馬林巴是一種打擊樂器,就聲音而言它接近木琴。 出現後,迅速在馬來西亞、北美和中美洲以及墨西哥和南非廣泛傳播。 該儀器由固定在框架上的鍵組成,它們由天然木材製成。



木琴和馬林巴琴的主要區別在於音質。 在後者中,按鍵放置在一個強大的共鳴器上方,在過去,南瓜扮演了它的角色。由於這個原因,每個板的聲音在音色上增加,變得柔和而豐富。
這使得旋律特別富有表現力。

在現代實踐中,演奏馬林巴琴需要同時使用 2-6 根木棍,甚至需要同時演奏幾名演奏者。 選擇合適的棒,表演者可以實現廣泛的範圍:從快速到深沉和溫和。

發生歷史
直到今天,關於這種打擊樂器的起源還沒有單一的理論;關於這個問題有三個主要版本。 根據第一個,馬林巴出現在非洲,在安哥拉境內,根據第二個,印度尼西亞成為它的家園。 另一個版本說馬林巴琴出現在古代瑪雅文明時代。一項考古發現支持後一種理論——眾所周知,在拉廷林舒拉(Ratinlinshula)挖掘過程中獲得的一個花瓶上刻有樂器的圖像,其外觀與馬林巴琴非常相似。今天,這個展覽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這三個版本中哪一個是正確的 - 只能猜測,尤其是因為馬林巴琴的外觀被許多傳說和傳統所包圍。 根據南非史詩,從前有一位美麗的女神,名叫馬林巴。有一次,她把南瓜掛在木板下面,注意到當它們敲擊時,它們會發出美妙絕倫的旋律。人們相信,這種奇異的樂器之所以得名,是為了紀念她。

根據另一個傳說,一個美麗的女孩瑪麗亞姆生活在遙遠的過去。 當她的密友不在時,她變成了一棵樹。為了留住對她的記憶,永遠感受到她的愛,年輕人用樹皮製作了一件樂器,和他一起走遍了村莊和村莊,給人們帶來歡樂。
他相信他心愛的瑪麗亞姆通過樂器的聲音對他說話。

還有第三個傳說。 據說這件樂器是由兩個男孩創造的,他們被父母送到森林裡尋找灌木叢。所有這些美麗的故事都是在殖民時期創作的。在此基礎上,藝術史家將這種樂器的起源歸因於大約這一時期。

很快,馬林巴琴不僅成為炎熱大陸的音樂家,而且為生活在墨西哥、危地馬拉和許多其他拉丁美洲國家的人們所熟悉和熟悉的樂器。 後來,葫蘆共鳴器被木製共鳴器取代,全音階調弦被半音階取代。

拉丁美洲的馬林巴琴成為了現代化的典範;著名的聲學家和打擊樂器的創造者 K. Deegan 將其用於改進。 他顯著改變了古代樂器: 將木質諧振器改為鋼質諧振器,指定調音標準,並證明玫瑰木將是音板最成功的聲音導體。迪根試圖不局限於理論研究,他在很大程度上為馬林巴琴的積極普及做出了貢獻。這是他的公司 J. C. Deagan, Inc. 並非巧合。 2 首次啟動該儀器的量產。

迄今為止,Digan 的馬林巴琴被公認為具有音樂價值和品質的真實例子。 隨後,該工具經歷了更多的變化,直到現在它並沒有停止改進。近年來,無論是內在特性還是外在特性都有顯著提升,聲音和表現力的潛力也不斷擴大。馬林巴從大眾民族音樂文化領域上升到學術藝術領域,迅速征服了全世界。

上世紀中葉,該樂器首次來到日本,瞬間征服了旭日之國的居民。 日本著名作曲家開始為他創作音樂作品,甚至創辦了自己的日本馬林巴學校。其中一位表演者——日本人安倍惠子——憑藉她的音樂技巧和演奏馬林巴琴的技巧而聞名於世。

如今,該樂器通常用作獨奏樂器,較少用於合奏。 馬林巴琴可以在美國流行音樂中找到。但在管弦樂演奏中,由於其特定的音色和安靜的聲音,它並不需要。

遊戲技巧
演奏馬林巴的技巧包括同時使用幾根木棍。傳統上,使用 2 到 4 根棍子,稍微少一些 - 5-6。幾位音樂家可以同時演奏該樂器。 打擊樂器的聲學能力使其可以演奏不同類型的作品:和聲、旋律以及抒情段落。
現代工業生產多種不同長度的木棍。 它們可以有塑料、木製或橡膠尖端,傳統上它們用棉線或羊毛線包裹。
使用不同的棒,表演者可以實現範圍廣泛的可變聲音。

馬林巴琴音域為 4 或 4.3 個八度。 近幾十年來,出現了改進的樂器,其中八度音階的數量更多 - 多達 6 個。但是,此類馬林巴琴很少見,它們專門用於獨奏。通常,它們是按訂單單獨生產的。

在現代世界中的應用
近幾十年來,學術音樂家一直在積極使用馬林巴琴。在演奏他們的作品時,他們主要強調馬林巴琴和顫音琴的結合。正是這種串聯在著名的法國作曲家大流士米約的旋律中清晰可辨。 著名音樂家如 Nei Rosauro、Toru Takemitsu、Olivier Messiaen,以及 Keiko Abe、Karen Tanaka 和 Steve Reich 在馬林巴琴的傳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時尚搖滾音樂的創作者也經常使用民族樂器的非典型聲音。所以, 馬林巴琴圖案可以在著名樂隊的熱門歌曲中找到——滾石樂隊的“Under My Thumb”、ABBA 的“Mamma Mia”以及 Freddie Mercury 的歌曲。

2011 年,詩人兼學者豪爾赫·馬塞多 (Jorge Macedo) 獲得了安哥拉政府頒發的獎項,以表彰他對複興這種古老的打擊樂器作出的寶貴貢獻。 很少有人知道,但在智能手機的通話音中經常會聽到馬林巴琴的聲音,而大多數人甚至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不久前,俄羅斯作曲家兼演奏家 Pyotr Glavatskikh 錄製了一張不同尋常的專輯“Unfound Sound”。 在其中,他巧妙地演奏了這種非常原始的樂器。在他的一場音樂會上,這位音樂家甚至用馬林巴琴演奏了國內著名作曲家的音樂。
